茼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62|回复: 0

一些资料,供参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4 22: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6话

在本集中零号机所持的盾(Shield/シ—ルド)是使用SSTO的底部经过超电磁加工而成的。所谓SSTO(SINGLE STAGE TO ORBIT),是指单级入轨的太空运输机,在第7话中碇源渡所乘坐的飞机即为SS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话

副标题的意思是“第三新东京市停止之日”。这个标题是从科幻电影《地球停顿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置换而来。这是一部反映基督的生、死与复活这一宗教主题的影片,其浓厚的宗教色彩一向是好莱坞所回避的。该片的主要内容是:外星行星联邦反对地球的核试验政策,派雷利和机器人戈尔特到地球来,警告人类停止核试验,否则将炸毁地球。他们驾驶一只雄伟壮观的飞碟降临华盛顿,带来了这个可怕的消息。雷利被当作妖言惑众的巫师被乱枪打死,但复仇的戈尔特消灭了士兵,并复活了雷利。于是雷利将戈尔特和一些机器人留在世上,自己乘飞碟返回行星联邦。在半空中,它以基督的口吻警告人类:必须和平相处,否则将被戈尔特和它的机器人同伴所消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话

绝大多数人都应该看过斯威夫特(Swift)的《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1726)吧,副标题中的LILLIPUTIAN指的就是《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话

狄拉克之海——保罗·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为英国物理学家,1902年3月11日生于英国布里斯托。他在量子力学的变换理论及相对论的量子力学上贡献颇多。1928年狄拉克根据自己推算出的原子数学模型,提出了反物质的假设。1932年科学界首次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使狄拉克于193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最年轻的科学家之一。

“导致死亡的病”这一标题来自于克尔凯戈尔的著作《致死的病》(The Sickness unto Death,1849,署名反克里马库斯)
索伦·阿柏·克尔凯戈尔(Soren Aaby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思想家、神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当时崇尚理性的社会风尚极其不满,因此过着隐居式的生活,埋头与写作带有文学色彩的哲学著作,把满腔的忧虑、苦闷和不满直抒于哲学著作中。他大部分著作的论题是关于宗教神学方面的。1855年他在哥本哈根去世时,年仅42岁。
或许,克尔凯戈尔的思想,甚至著作风格都是由他的名字所注定的。克尔凯戈尔这个名字在丹麦文中由教堂(Kierke)和园地(gaard)两部分组成;克尔凯戈尔(Kierkegaard)即是教堂园地,而在现代丹麦文中它有被广泛地用来表示坟场、墓地。所以,很少有人像克尔凯戈尔那样,其思想与人名的含义有着如此天然的巧合。因为,克尔凯戈尔的“教堂园地”之意,使人不会对他声称自己是个宗教著作家感到意外;而克尔凯戈尔的“坟场、墓地”之意,则使人免不了想起他那些冷气森森的书名,诸如《恐惧与颤栗》、《不安的概念》、《致死的病》,等等。
克尔凯戈尔大概是有史以来思想最忧郁的一位哲学家了。他死后的名声比他活着的时候大得多,因为他的思想是后世曾名噪一时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发源地。他的学说把单个的人孤零零地摆在上帝面前,不是凭理性而是凭直觉直接地与上帝对话。在他那里,人的理性不如人的领悟透明清晰,人的生活中总有一抹摆脱不掉的惨淡的愁云。
身为一个宗教经验的心理学家,克尔凯戈尔对恐惧和颤栗、焦虑或不安以及绝望这一类的感情讨论得相当多,他的纯粹心理学论文中最有力的,大概就是《致死的病》这本研究各式绝望的书。绝望是致死的病,病中的我们想死又死不了;因此,这是一种极端的情感,我们企图逃避自我。正因为有后者这一面,才使它成为如此有力的启示,说明人性的个人存在的意义。根据克尔凯戈尔的说法,我们或有知或无知,都在绝望之中。克尔凯戈尔进而推出两条通则,几乎领先所有的现代心理学:㈠归根结底,绝望绝不是为了外在的事物,而总是对我们自己。无法忍受的损失,并不是它本身无法忍受;我们被剥夺了外在的东西,赤裸裸站着,看到难受的自我深渊在我们脚旁张着大口,这才是我们无法忍受的。㈡我们所谓某些人生病的状况,其实是一种罪恶。心理的病源是精神疾病。
作为一个哲学家,克尔凯戈尔关于真理、存在、主观性、自由、选择等人生状态的论述不仅为整个现代存在主义哲学提供了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而且还为它奠定了基本研究方向。
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二战后传入了日本。1950年日本成立了“克尔凯戈尔学会”,1951年成立了“雅斯贝尔斯学会”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随后两个学会合并为“存在主义学会”,出版了《存在主义》杂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9话

副标题INTROJECTION是心理学用语,意思是“内向投射(一种精神作用,使人视某一事件或特性为私有,而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或把对他人的敌意转向自己,造成自我敌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4话

副标题中的“Knockin' on Heaven's Door”是Bob Dylan于1973年为电影“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作的主题曲的名字。此曲是Dylan最受欢迎的作品,被无数歌手翻唱。下面附上这首歌的歌词:

Mama, take this badge off of me,
I can't use it anymore.
It's gettin' dark, too dark for me to see,
I feel like I'm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Mama, put my guns in the ground,
I can't shoot them anymore.
That long black cloud is comin' down,
I feel like I'm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茼蒿

GMT+8, 2024-5-10 10:17 PM , Processed in 0.021815 second(s), 13 queries , eAccelerator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