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62|回复: 12

【原创】何为“王气”——对小说《图南之翼》的叙事逻辑的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3 20: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为“王气”——对小说《图南之翼》的叙事逻辑的解读


内容提要:《图南之翼》是日本小说家小野不由美的魔幻系列小说《十二国记》中的一部。作为迥异于“剑与魔法”的西方魔幻小说套路的系列作品,《十二国记》更多地融汇着东亚尤其是中国古典背景的内容,深刻地表现着人性善恶和各种各样的弱点,以及那些被称为王的主角们如何一步步或从人性的迷雾魔障中走出,或是任欲妄为背离天道,终致身死。在《十二国记》的小说中,几乎每一部都出现了“王气”二字,这是麒麟选择王的依据,但是这样重要的一个名词,文中却从未给过任何明确的定义,这也一直给读者带来了理解上的障碍,甚至认为王气是不存在的——这显然与小野不由美的原意不符。本文试图对《图南之翼》从叙事逻辑上加以解读,通过分析主角珠晶的行为和经历,对“王气”二字加以注解,从而使读者能够真正读懂《图南之翼》,也读懂《十二国记》的深邃思想。

关键字:十二国记   小野不由美   图南之翼   “王气”



一、行动元理论——为玉座还是为民众

在小说中,珠晶自始至终的行为就是“升山”,并且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就是她一定会成为恭国的王,似乎其升山的目的就是要登上玉座成为王。这样想固然不是没有根据,而且成为王看起来也确实是符合她自己所说的目标——拯救恭国。但是从行动元分析来看,这似乎并不能对故事中所体现的激烈冲突加以解释:


从小说的表层来看,这样的分析没有错,而且珠晶在升山途中不断受到妖魔的袭击,这类情节占了小说不少的比重。但是如果做这样的分析,由于珠晶是“上天选定”的王,连创造世界、决定一切的天帝和代表了玉座的宰辅麒麟都是站在她这边的,与珠晶的帮助者相比,她的对手和反对者们根本微不足道。这与故事中不断出现的珠晶与她周围的人发生的冲突矛盾完全不符合。并且,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表现命定为王的珠晶如何杀掉妖魔来到蓬山晋见麒麟,接着登基称王——那么小野不由美在文中铺垫如此之多的恭国百姓的心理现状,岂不是毫无意义了?

所以,我认为,珠晶的行动目的针对的是恭国百姓的行为和心理,她要的不是玉座,而是要让民众觉醒。因此结构应该是:


在这样一个结构中体现了一个极为明显的矛盾——珠晶试图唤醒的恭国百姓是她行动的决定者,最终也成了受益者,但恰恰是这个决定者和最终受益者,竟然同时也是珠晶最大的反对者。于是珠晶行动的阻力之巨大、矛盾之尖锐,程度骤然上升。并且这样一来,小说中珠晶一直不断地对大人世界的诟责而非对妖魔或是室季和表示敌意,这种情况也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了。正是由于想要用自己的行动来使周围的人们停止一味埋怨,希望他们起来自救,珠晶这样的想法一再被“小孩子天真烂漫真好啊!”“你不明白这种事,等将来你就不会这么想了”类似的这些话似软实硬地嘲笑、反对,所以才发出了责难之声。在《图南》的结尾处,交待了珠晶践祚之后就没有再写下去,似乎成为王才是她的最终目标,而很难证明唤醒民众的主题。但我们要看到,当珠晶返回朱猒之森,鼓励那些放弃逃跑被动地埋怨、等待其他人来救他们的季和家奴,并率领他们一同重创朱猒时,她已经令这些原先只会埋怨的人起来自救了,这实际是一个象征。因此故事最后的结尾事实上是另一个开始——改造她的国民,迫使他们起来行动的开始。另一方面,对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消极等待的宰辅供麒来说,他之所以最后放弃了等待主动下蓬山来迎接珠晶,也同样是因为珠晶穿越了黄海,使蓬山脚下出现了王气。供麒的不再消极,原因也是珠晶。关于供麒为何处于珠晶的反对者一面,下面的语义方阵会详加解释,此处不赘言了。



二、语义方阵——“为”“仁”之辩

珠晶行为的目的已经通过行动元结构揭示出来了,但是她在故事中的行为究竟代表了什么呢?

首先是为-仁线,处于这一位置的显然是主角珠晶。可以明显地看到她在整个故事中都在积极地作为,出发前去升山,在骑兽被抢之后下定决心步行,进入黄海后努力学习关于黄海的每一点知识,在进入妖魔之森后主动返回去寻找被舍弃的人,面对妖魔时并非逃走了事而是想办法杀掉它除害,等等等等,几乎处处表现了她主动而充满冲劲的作为。珠晶能够在进入黄海后的数次大险情中屡次化险为夷与她的主动作为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点在下面的布雷蒙序列会再加以阐述。至于这个“仁”字,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珠晶,是一个说话非常不客气,甚至让人有些觉得傲慢、自以为是的十二岁少女,但这样一个凌厉的女孩其实怀着的是一颗仁善之心。因为看到自己家中的家生是去自由作为奴隶而辛苦地活着,在她想要尝试改变这种情况的努力背后其实是对家生们的深深同情。因为看到身边不断有人死去,所以她比谁都急切地询问着每一个人去不去升山。即使是面对态度并不和善的顽丘,尽管觉得他的所作所为自私自利因而常常和他争吵,但她努力想要理解顽丘,贴近他的内心,消除顽丘的尖锐。这些情节都说明了珠晶“仁”的实质。正是因为她有着“为”的果决凌厉,同时兼具“仁”的同情和慈悲,因此才体现出了“超越臣下理论”的王的器量。

第二是为-非仁线,这里的典型代表就是与珠晶一同升山的竞争对手室季和了。室季和作为恭国的百姓之一,他确实行动地“为”了——有了升山这个实际行动。与其他恭国民众不同,他的确是进入了黄海这个人世之外的土地,冒着生命危险在向蓬山前进。但他的所作所为丝毫没有为他人着想的“仁心”。为了保证自己在黄海也能有舒适的生活享受,他命令家奴背着极重的物资,自己则坐在豪华舒适的马车内;进入朱猒之森后,当遭到朱猒袭击时,季和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家奴们作为引诱妖魔的饵,自己则趁着家奴被杀的时间飞奔逃走。当珠晶表示要回头去找那些被丢弃的人,季和同样毫不犹豫地拒绝分给她一份水和食物。即使从他的理论“王者如果为了区区数十人而弃恭国数百万人民于不顾是无仁道可言的”来看,他的行为似乎还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理论实际是在为自己的怯懦、贪生怕死和伪善寻找开脱的借口。季和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是个极端自私的人,因此他的“为”由于背后打上了“不仁”的烙印,于是就得毫无价值了。

比较特殊的是在仁-非为的位置上,处于此处的是只在故事最末才出现的供麒。此时的供麒已经出生二十七年了,再有一年如果他还选不出王就必定死去了。别的麒麟早在这个年纪之前就离开蓬山到本国去寻找王气,而他却仍是被动地等待着升山者来见他。这个隐藏得非常深的细节恰恰是凸现了恭国百姓最大的弊病——等待他人来改变或是拯救自身,而自己则完全不作为。从处于最下层的平民到堂堂的一国宰辅麒麟,整个恭国的人民几乎都抱持着这种消极的态度,这已经成为了恭国这个国家的毒瘤和危机了。另一方面,麒麟在十二国中代表的是仁慈与博爱,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每年恭国都有大量的百姓因为妖魔的肆虐而被杀,仁慈博爱的麒麟却依旧毫无作为地被动等待着一年一年聊聊无几的升山者来见他,自己完全不是主动地去寻找可以救民于水火的王。正如顽丘所说的那样,“……麒麟的慈悲能拯救人么?只是单纯怜悯人的话,谁都能做到。” 在这里,尽管麒麟确实是仁慈的生物,但是由于他的“非为”,使得他的仁慈变得软弱无力,不可信服,同样毫无价值。

在这里,季和与供麒一同被归入了“伪善”的行列,也就是说,仁而非为或者为而非仁,从事实上来说都是虚假的慈悲,实际是一钱不值的。

至于非为-非仁一线,位于此处的显而易见是恭国的百姓。文中除了珠晶的父亲、家奴惠花以及季和与他的家奴外,并没有写到更多的恭民,但藉由珠晶之口,恭国百姓是什么样子却已经很清楚了。当珠晶问别人“不去升山吗?”对方就笑了。带着一脸“你还是孩子,不懂做王是多么不容易的事,黄海是多么可怕的地方,因为你不懂才敢那么说”的表情。而实际上,在身边就有人不停死去,却还能挂着一副事不关己嘴脸的人,一味发牢骚怨叹自己贫困、辛苦,埋怨王怎么还不出现,自己拉着周围的人升山去不好吗?他们不去行动,对不断有人死去这件事也麻木了,仅仅想着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现有的一切。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珠晶的父亲如升,他拥有恭国最显赫的富贵,雇用了无数的杖身(保镖),在家里装上了牢固的铁栅栏,然后隔着层层的保护感叹世道。珠晶一针见血地指出,父亲不去升山是因为不想失去现在富贵舒适的生活。对于有人死去这件事如升的态度是异常的漠然,甚至表示“因为没有钱装铁栅栏、雇佣杖身,死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种行为何其不仁。对于女儿想要帮助穷人、帮助弱者的想法也委婉但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恭国的百姓们不但非为而且非仁,虽然他们是珠晶想要保护、唤醒的对象,但是同时也恰恰是与珠晶处在针锋相对位置上的反对者。

既然是站在与珠晶的对立面,那么恭国百姓对珠晶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看到似乎没有人直接给珠晶造成阻碍,即使作为竞争对手存在的季和,由于选王的决定权在麒麟手中,因此既没有对珠晶做什么伤害的举动,在一些时候还为她提供了帮助。但是,有时候对于想要有所行动的人来说,最大的威胁并不是镇压他们,而是用一种惯常的惰性思想去消磨掉他们的意志。恭国的百姓就是如此。当珠晶问他们为什么不去升山,得到的回答是“黄海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去的地方”“黄海好远、好可怕”之类的回答,然后当珠晶要去升山时,同样是这些话从顽丘的口中说出,力图打消她升山的念头。这种不用决然的反对,而是好似善意劝告的阻止,其实远比禁令更能消磨掉想要作为者的意志。恭国百姓自己不去作为,当别人有作为的念头时则以一种惯常的惰性思维去劝阻别人。并且这种惰性思维会被接受者不断传播传承,当某个人想要作为的时候,得到的往往是仿佛带着善意的“因为你现在什么都不懂才敢这么说,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的轻蔑笑容——然后某人被劝阻了,从被别人轻蔑地笑着到用同样轻蔑的笑容去对待他眼中幼稚可笑的后来人,用同样的话语去劝阻别人,并且由于他曾有过同样想要作为的念头,他的说法就变得更有说服力。这样一代代传播传承下去,想要起来行动的人受到的压力就变得越来越大,行动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是“非为”在“不为”之外的另一层含义——“抑为”:自己不去做,并且劝阻别人也不要去做。



三、布莱蒙序列——强运与“为”

我试着为《图南》排出了如下的序列:




从序列图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每当珠晶处于将要危及她最终成功升山的恶化状态下,总会及时出现一个改善插入,以极有效率且彻底的方式解救她脱离险境。当她缺乏骑兽的时候就遇到了拥有骑兽的顽丘和利广,当她被朱猒追击时找到了武器和可以使朱猒迷醉失常的玉石,当她在黄海迷路时又遇到了前来寻找她的顽丘和利广,当她和顽丘被酸与追杀时又遇到了天仙犬狼真君前来救助。这每一次的改善看起来都是如此的巧合,仿佛印证了珠晶自己一直在强调的她与生俱来的“强运”。从表面上看,确实似乎是无人可比的好运气,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好运气”却都是珠晶“为”的结果。

首先,珠晶出发升山的举动使她遇到了利广,利广又因为她升山的举动决定帮助她。。当珠晶的骑兽在乾县被抢后,她并没有因为可能赶不及春分日而放弃升山的努力,而是决定即使徒步也要走到临乾。正是因为她这不放弃的“为”,才会在临乾遇到了可以帮助她赶上春分日进入黄海的顽丘。

到了黄海后珠晶虽然在朱猒之森涉险,但她并不是一味逃跑,而是主动率领那些家奴们去攻击朱猒,消灭了想要杀掉自己的妖魔。这次的获救更能看出“为”是珠晶强运的实质,因为如果她没有回到朱猒之森去救人,而是一直跟着季和一路向前逃命,落在后面的人还是会把妖魔引向他们,最终难逃一死。正是由于珠晶回去了才会有杀死朱猒的结果,正是由于她率领众人反抗,才会找到玉石和武器,才有了杀死朱猒的可能。找到玉石似乎是偶然,但实际是珠晶“为”之后的必然。

这时落入谷底孤身一人,失去了所有帮助的珠晶同样没有被动地等待别人来救她,而是自己爬出谷底,尝试用制作石冢作为路标的方法来寻找升山团。经历了曲折的迷路之后,当她遭遇人面妖的诱杀时,循石冢而来的顽丘和利广及时找到了她。因此此处的获救看似幸运,其实质却也是珠晶“为”的结果。当顽丘受重伤时珠晶没有听从他的命令跟着利广去求救,而是坚持拖着顽丘一起逃命,这才遇到了天仙犬狼真君,进而为真君所救并最终来到了蓬山脚下。

最后的供麒来迎,可以说这是珠晶所有的“为”之后最终的结果。或许仍然有人会觉得,她既然是天定的供王,那么供麒来迎接她是必然的。但实际是,如果珠晶没有来升山,或是没有坚持到完成黄海之旅,消极等待的供麒恐怕即使是在第二十八年死去也不会主动降山来寻找迎接她的。

因此我认为,所谓的“强运”实际都是珠晶“为”之后的必然,既非纯然的幸运,也不是因为她受到了天帝的眷顾庇佑。“为”之一字,不但贯穿于全文始末,也时刻表现在主角珠晶的身上。


四、何为“王气”——超越国家缺陷的品质

在分析过行动元、语义方阵和序列后,我已经找出在整部《图南之翼》中占有至关重要之位置的“为”“仁”二字,兼有此二字的珠晶最终成了王,但这是否代表“王气”就是“为”与“仁”的结合呢?

并非如此。或者这样说,在《图南之翼》中王气确实就是“为”“仁”的结合,因为恭国的民众普遍缺乏这两项。但恭国之外还有庆、雁、戴、芳、巧等其他的十一个国家,并不是每个国家的情况都跟恭国是完全相同的,具象地认定“王气”就是“为”“仁”二字并不妥当。

应该说,所谓“王气”,指的是“整个国家和国民缺少的东西”,是一种或几种意志品质。

恭国的民众缺乏积极的为与同情的仁,因此兼具“为”“仁”之气的珠晶是王;庆国的人民屈服于贪婪残暴的州侯统治下,怯懦而逃避现实地活着,因此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带领人民奋起反抗的阳子是王。能够让代表着国家玉座的麒麟低头的人,就是超越了整个国家缺陷的人,“王气”也就是能够弥补国家与国民的种种缺陷、满足其匮乏的意志品质。这实际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在改变的概念。因为即使登基称王加入了仙籍,王的本质仍然是人。即使他在当前的阶段能够以自身的卓越之质克服了当前国家表现出来的缺陷与缺乏,当出现的新缺陷新缺乏时,王能否顺时应变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并且,在位或长或短的时间后,王本身所潜藏着的人性弱点也会慢慢由隐而显地暴露出来,之后不断尖锐,最终失道身死,导致国家和国民进入新的缺乏阶段。于是又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能够克服这种新缺陷新缺乏的人登基称王——这时的王气,内涵已经变了,但它仍然是“王气”。如此不断周而复始,因为不存在完美的圣人因此无论怎样的明君最终总会因为自身的人性弱点失道成狂,所以不断会产生新的缺乏,也就不断出现新的人去满足这种缺乏、超越种种缺陷。相应的,王气的具体内容也就不断在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它是“超越了国家与国民缺陷的品质”。

综上所述,在《十二国记》系列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王气”,藉由对《图南之翼》的叙事逻辑分析,我认为可以下这样的定义:

“王气”是指在十二国常世中,各个国家与国民所缺少的一种或几种品质,即能够超越国家、国民缺陷的品质,因各国国情的不同而又不同的具体所指,又因各国时期的不同在时空上也是相异的,是具有动态变化着的内涵的抽象概念。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对《图南之翼》及《十二国记》的理解,并不一定正确。只不过由于小说剧情庞杂、作者又只用简单抽象的“王气”二字来概括,因为扑朔迷离就否定“王气”的存在,这似乎是有问题的。“王气”是肯定存在的,我的说法只是个人的浅见,其真义为何还有待于对《十二国记》系列小说的深入解读,做更全面的研究。



暗是魂   于1.13日

ps 本文是某魂的学年论文啦,已经在学校的论文集集结出版了,所以很抱歉,暂时不能转载的说……估计也没有人会转载啦,哈哈哈~~
发表于 2004-1-15 13: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感慨,觉得自己二十多年的书都白读了。
(自怨自艾中……)
大人,你是学什么的,哪个系毕业的,学了什么学科,用的什么教材……我也好想学啊!!
(奋发图强中……)
笑笑,虽然是受了这篇论文的影响,不过一点也不是开玩笑啊!
(大人,拜托了……)
(请想象动画片中常有的场面……)
 楼主| 发表于 2004-1-15 21: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报告,我是中文系的,这个叙事逻辑是我今年的选修科目,参考资料:

1、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2、扬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

其实还有俄国普洛普(Prrop)关于“经典叙事学”的专著,不过我把书名给忘了……残念…………
发表于 2004-1-20 11: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暗是魂 发表
[B]啊……报告,我是中文系的,这个叙事逻辑是我今年的选修科目,参考资料:

1、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2、扬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

其实还有俄国普洛普(Prrop)关于“经典叙事学”的专著,不过我把书名给忘了……残念………… [/B]


我應該也去唸中文系...這類的題目我也很有興趣...
不過誰叫高科技展業賺的比較多...嗚嗚...沒得選擇
发表于 2004-3-4 03: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我只知道好头晕.....不过明天还要认真读一下
发表于 2004-3-4 20: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景麒找到阳子的时候,阳子还没有这样的能力的.
难道在胎果时期,阳子的已经有这样的本质?
而且珠晶的几个关键"死里逃生"环节,并不是她"为"的必然
珠晶要留下来陪顽丘,不是他们死里逃生的必然,如果她不留下来,顽丘也可以逃到黄朱之里,珠晶和利广也能逃<不过这样朱晶和顽丘还有更夜就没有讨论大会了.....>

说了那么多,其实我倒是觉得楼主说得很有理的.这个是个创造的故事,不一定能做到处处严谨,可能楼主所想的和作者本来的原意是一样呢,呵呵.


还有哦,王越来越多为女性,真是让人高兴.
发表于 2004-3-26 2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的供麒已经出生二十七年了,再有一年如果他还选不出王就必定死去了。

为什么呢?麒麟不选到王只能活28岁吗?什么地方有说明?
发表于 2004-3-27 21: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亢迦 发表
[B]为什么呢?麒麟不选到王只能活28岁吗?什么地方有说明? [/B]


应该是三十岁吧,东海中有提过,六太之前的延麒到三十岁都还找不到王,天命耗尽而死。
匿名  发表于 2004-3-30 14:18:21
《图南之翼》讲的是不同地位,不同立场的人之间的隔阂,以及是不是要为了消除这种隔阂而努力。在小说里,人们合力杀死朱厌是有象征意义的:如果彼此之间拒绝互相理解,自扫门前雪的话,一群人一起旅行的意义只在于妖魔袭击的时候可以把危险分担给其他人,正如顽丘所说的那样;但是,如果能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话,就可以集合大家的力量消灭妖魔。

也许因为小说的读者群以高中女生为主吧,小说有着淡淡的说教味道,甚至,小说里的事例也往往具有“典型性”。例如,季先生机械地照搬黄朱的做法;联先生则另想办法,甚至特意唱唱反调——这就是两种针锋相对的态度。

什么叫王气?不知道。不过,《月之影,影之海》里尚隆有一段很有趣的话:就像男人选择女人,女人选择男人一样,麒麟靠着直觉选择王。……
发表于 2004-3-30 18: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裡珠晶常常自問:為何要這樣做?為何不這樣做?這個答案絕對正確嗎?那個人為何這樣想?
我不是想否定遊客.只是我認為圖南之翼也許並不是只有上下階層互相了解的故事
我認為是一個千金少女單純的思想(設定在較高的階級.才能從無憂無慮到充滿憂慮.有故事可以講.祥瓊和陽子之所以設定成這樣的少女也是相同的原因.若是已知人世各種疾苦.這些少女們何必經歷世事冷暖感到痛苦矛盾?).開始接觸許多事物.進而了解到到世界上許許多多複雜的道理

這套小說以高中女生為讀者群?
本身有這樣定位?還是有這樣的市場調查?
為何高中女生和說教意味有所連結?
我感到萬分不解
小野不由美的人物的確是具有典型性和說教味.也有版友說過十二國記的人物往往呈現多元對立
我有嘗試寫過小說.推測這種處理方式是為了以最少的人物呈現最多面向.避免出現太多人物讓讀者混淆
這樣的故事並不容易寫好.若是故事性不夠恐怕就會被歸類到無聊的寓言書

王氣的問題
粗略的了解也只有「由麒麟發現.某人身上有成為該國人民所期望的王的資質」
連麒麟本身未必答得出來^^|||
所以讓泰麒誤以為是「恐懼」
若是根據景麒和延麒的經驗談.就是「可以下跪」.「反正就知道他是王」.「越靠近王就越舒服.越遠離王就越難受」
(這是歸納.操作型定義.惡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茼蒿

GMT+8, 2024-4-29 05:29 AM , Processed in 0.019589 second(s), 10 queries , eAccelerator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